整个人栽倒在地。
全场一片寂静,伏允一脸呆滞地望着扎可吉伦的尸体,心中只有一句话:“完了,彻底完了。”
李道宗长舒了一口气,即便是身经百战,遇到这种生死存亡之事,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,转身朝后方看了一眼,最后目光定在李浩身上,因为李浩的手中还拿着弹弓,保持着射击的姿势,见李道宗注视自己,他还非常装逼地说了一句:“我可是弹弓小李广来着。”
李道宗沉默了片刻,淡淡道:“这次生擒伏允的功劳,是李浩的”
李浩闻言顿时懵逼,自己只是出于本能地保护主将而已,这是身为一个亲卫的职责,怎么李道宗这么大方,居然把这么大的一个功劳送给自己了。
其实不是李道宗大方,他有自己的小算盘,他这次出征吐谷浑,立的功劳已经够多了,生擒伏允这么大的功劳他不敢接,因为他怕功高盖主,军功有的时候并不是越大越好的,所以他就做了个顺水人情,把功劳让给李浩,至于李世民怎么赏李浩,那就不关他的事了。
伏允受俘,外加五千多兵马和粮草,李道宗带着俘虏往回赶,半个月后走出突沦川,与侯君集会合,进逾星宿川星宿海,至柏海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与李靖军合师。伏允之子大宁王伏顺斩天柱王,率部归唐,愿世代称臣纳贡,李靖奏请朝廷,在此等候圣旨。
过了将近两个月,圣旨到达,封伏顺为可汗、西平郡王,并赐名慕容顺,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,慕容顺千恩万谢,然后恭送李靖大军班师回朝。
这次攻打吐谷浑取得了完美的胜利,举国欢庆,贞观十年六月,大军抵达长安,李靖率众路行军总管于长安承天门前献俘,而这次的将领队列中却多了一个没有穿甲胄的少年,没错,他就是李浩,这是李靖特许的,因为李浩这次立下大功,生擒伏允可汗,这样的功劳可以算是这一仗的终极功劳了。
一千唐军押解着数千俘虏进入长安,宽大的街道旁围满了大唐百姓,尽都欢呼大叫,到最后,杂乱的欢呼声变成整齐的一句话“大唐万胜”,那声音几乎要震碎云层,直裂苍穹,即便是想安心做一条咸鱼的李浩也不禁听得热血沸腾。
一行人来到承天门前停下,数千俘虏全部跪伏,为首之人正是伏允可汗,等了许久,承天门中驰出一匹快马,只见黄安高举一卷明黄卷轴策马而来,人未到,声先至:“圣旨到”
众将纷纷下马接旨,满街百姓和兵士也纷纷跪伏,李浩看到这一幕,忽然心中长叹:“这就是帝皇之威,难怪总有那么多人相当皇帝,因为那是人间的终极权利,可掌亿万生灵的生杀大权。”
李浩是最后一个跪下的,黄安一直看李浩不爽,见他最后一个跪,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,李浩假装没看见。
黄安展开圣旨,
朗朗念来:“制曰,天下虽大,莫非皇土,率土之滨,莫非皇臣,吐谷浑伏允,受大唐圣恩至隆,然不思报效之心,却生豺狼歹念,屡犯大唐天威”
圣旨写的很不错,很有气势,也很有节奏,开头先列举伏允的诸多罪行,甚至连伏允年轻时逛窑子不给钱这种破事都写出来了,反正李世民的目的只有一个,让别人知道伏允是个坏人,而我英明神武的天可汗是好人,代表正义消灭你
圣旨的后半段就是一一夸奖各位行军总管,从李靖一直夸到李浩,大致意思是各位辛苦了,大唐会记得你们功劳的,黄金会有滴,官位会有滴,美女也会有滴。
圣旨刚念完,众人刚想起身,又听一声长呼传来:“圣旨到”便见又是一匹快马从承天门疾奔而来,只见太极宫太监总管许廉手持圣旨翻身下马,高声道:“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,兵部尚书侯君集,刑部尚书李道宗,凉州都督李大亮,岷州都督李道彦,鄯善军李道宗麾下亲卫陪戎校尉李浩,接旨”
所有的行军总管和帐下主力战将都被点名,而其中李浩就是个异类,人家都是什么总管都督尚书什么的,而他只是从九品的陪戎校尉,还有什么亲卫,这算职位吗,说出来简直好羞耻,李浩听到自己这么长的名头,不禁有点脸红。
虽然还不知道圣旨内容,但经验丰富的众人不用想也知道是封赏的圣旨了,唯有李浩不知道,跟着众人一起山呼:“臣接旨”
许廉开始念圣旨,这次的圣旨很直接,没有任何铺垫,直奔主题,开始封赏,李靖的官位和爵位已经到顶,封无可封,李世民就给他升了一下勋位,升为上柱国,这已经是最高勋位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