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民对自己的信任度真的不怎么高呀,看来是有意要重重地惩治一下自己了,这可不好办啊,他眼珠快速转动,脑子也跟着飞速地转个不停。
秦琼见他不说话,轻声叹道:“你这次的事情有点棘手,我本想联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人一起帮你求情,可他们不肯答应,想想也是,你这次的事做得太过了,帮了你便等于得罪太子,他可是太子啊,未来要坐皇位的”
李浩听到这里,忽然再次躬身想秦琼行了一个大礼,道:“秦叔叔,这个时候你能来看我,说明你真的将我当做亲侄儿对待,只是我也不想让你得罪了太子,这样吧,你先回去,若是我想到了什么好办法,派人去给你送信,届时还请叔叔帮帮我。”
秦琼略微想了想,用力点头:“好,你在牢中也要照顾好自己。”
“多谢叔叔挂心。”
送走了秦琼,李浩开始思量,孔颖达的落井下石有点出乎意料,自己这次似乎是陷入死地了,想要逃过惩罚已经不可能,既然如此,他便开始想怎样减轻自己的惩罚,他在复仇行动之前就做好了准备,留下一个杀手锏,然而他现在却发现自己的罪名帽子有点大,藐视皇威耶,也不知道这个杀手锏能起到多大的用了,现在想要祭出这个杀手锏,必须有个好的铺垫,否则极有可能引起李世民的反感。
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处罚方案,李世民苦想了两天,然而并没有什么好主意,他不得已之下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招来询问,毕竟这两人平时足智多谋,也许他们会有好点子。
不过这次李世民失望了,长孙无忌本来就是太子党,怎么可能给出公平的评判,李浩就算是个人才,但和太子比起来,长孙无忌当然毫无疑问地选择太子,至于房玄龄,他这次选择了和稀泥,毕竟他也不想得罪太子。
连这两人都未给出好的解决方案,李世民越发烦躁,又过两天,李世民索性决定先把李浩放牢里晾着,自己慢慢想惩罚方案,急啥。
这个拖字诀倒是很有效,李世民的心情立刻就舒展了许多,只是孔颖达等人隔三差五地便来催促,让他不胜其烦。
五月十八,李世民收到两份奏报,都是从庭州发来的,第一份奏报内容是:一支大唐的五百人商队途径高昌的时候无故失踪,然后在沙漠之中寻到了他们的尸体,财物被掠夺一空,众人尸体被恶狼啃食殆尽,尸体之上可见箭矢和刀剑伤痕,可以确认是被人截杀。
第二份奏报内容是:庭州新任刺史王云和新任折冲都尉令狐达外出剿匪,被沙漠劫匪埋伏,全军覆没。
李世民闻之震怒,五百人的商队可是异常庞大的商队了,按照标配,五百人的商队中,护卫至少达到三百五十人,这样还遭到截杀并且全军覆没,什么样的沙漠劫匪有这么大能耐,铁定又是高昌所为。
更可气的是庭州刺史和折冲都尉领兵剿匪,居然被人反端,他们当时可是带了八百多大唐勇士啊,竟没一个活着回来。
对于这件事,李世民在两仪殿召集群臣一起商议对策,高昌在丝绸之路上为所欲为,而且越做越过分,已经达到天可汗的容忍极限了。
两仪殿上,程咬金叫嚣发兵攻打高昌,直接把高昌灭了,设安西都护府,这样一来,便可保证丝绸之路就畅通无阻了。秦琼和李绩立刻附议,认为就该这么办。
孔颖达紧接着便出列反对,他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,首先,他们只是怀疑这一切是高昌所为,没有确切证据,无端发兵,师出无名;其次,就算这是高昌所为,也不能发兵,毕竟高昌距离长安太远了,大军出发到高昌,少说也要四个月到半年,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靡巨,得不偿失。
李世民又犯难了,双方说得都有道理,然而这件事到底该怎么解决,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由于暂时没有好的决断,李世民将此次议会押后,改日再议。
当晚,陆云去大理寺监牢探监,把朝中这次议会的事告诉了李浩。
李浩掐指一算,高昌灭国似乎就在这一两年,具体哪一年,他记不清了,不过这不重要,毕竟跟自己无关,自己还是先想想怎么替自己开脱。
谁知陆云忽然小声道:“少爷,你的机会来了。”
李浩闻言一惊,看书n赶忙凑过去问:“什么机会”
陆云在他耳畔低声道:“少爷,高昌之所以能够每次都准确地得知商队动向,是因为在庭州有奸细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